5月18日,“一带一路合作与未来”网络视频论坛在北京和苑博物馆举行。论坛旨在通过对话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和谐交流。来自于阿拉伯地区、非洲地区、加勒比海地区、上合组织代表等18个国家的政要、官员、使节、科技文化界代表人士参加了这次论坛。
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李若弘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公共卫生和经济社会安全的挑战。通过“和平+1”“一带一路”,在文化多样性中实现抗疫合作、造福民生,是所有热爱和平人们的伟大担当。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表示,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通过全球合作机制协同努力,而“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发挥这个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功地成为一个有效的国际合作平台。
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徐强表示,各国政府在维护和平和全球治理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还需要一个能够让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承担起责任的强大力量,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可以帮助政府做很多社会稳定和基层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应该建立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帮助非政府组织之间促进了解,并寻求可能的合作项目。
古巴驻华大使米格尔·安赫尔·拉米雷斯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挑战,应对疫情必须是全球化和超越政治分歧的。古巴与中国携手支持抗击疫情,并在此背景下加强合作、互帮互助、分享经验。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杜尔德耶夫表示,中土两国经由丝绸之路有着几千年的交往历史。近年来,中土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坚信两国将进一步加强战略伙伴关系,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原中国工程院外事局局长康金城说,埃及和中国友好关系及科技合作历史悠久,在全球科技界和全人类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新冠病毒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至关重要时候,由埃及和中国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合作与未来国际研讨会”恰逢其时,将会成为中国-阿拉伯友谊与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国中东问题专家吴富贵认为,顺境中携手前行,逆境中相互扶持,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共同的优秀基因。抗疫经验是人类共同财富,中国为全球抗疫做出了贡献,只有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才能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这次活动恰逢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与广东河北商会合作捐赠了一批数字收音机给古巴特殊人群。
据悉,本次活动由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等主办,和苑博物馆承办。(吴培和)